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

晚上在書店逛逛的時侯看到書架上有一本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

順手拿起來看看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全書的內容大意

看完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真的不錯,內容精彩!

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曾在博客來 網路書店造成搶購熱潮。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局,博客來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


商品訊息功能:

內容簡介:

跨越音樂類型的「造音」
突破民族主義、狹義本土定義的「翻土」
發現一種全新、全面聆聽與展示台灣聲音的角度

?涵蓋日治時期至今,台灣聲響文化重要事件/運動的口述歷史、第一手文件、照片和史料,繼2014展覽之後,紙上再現時代氛圍
?自數千張珍貴文件、史料、經典照片中精選數百張入文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獲得「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


長期被某幾種音樂類型綁架了嗎?《造音翻土》邀請你透過聽覺感知進入歷史之中翻轉,重新發現一種聆聽與解釋台灣聲音的角度。

博客來戰後至今,台灣聲響文化的討論一直付之闕如,或僅偏重特定類型,本書策劃團隊歷經多年田野調查、研究與蒐集,將台灣聲響文化中的重要事件與運動的口述歷史、第一手文件、照片、史料,在2014年以展覽形式呈現,2015年邀集作家、學者、音樂人與展演策劃者、藝術家共同著述,探索戰後台灣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

本書以「造音」來跨越音樂類型的分析藩蘺──無論是一般熟悉的流行、電子、民謠、搖滾等音樂,甚至是聲音實驗與創作,重新聆聽不同的時空脈絡裡,「造音者」與權力在消音、規訓、閃躲、協商、拮抗與顛覆的可能交鋒下所展開的文化與政治意義;「翻土」則是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重新翻、掘、找,爬梳聲響「本土化」的軌跡,思考它再一次被「造音」轉化的可能。

本書作者包括長期與此領域耕耘的文化工作者:何東洪、何穎怡、范揚坤、馬世芳、張照堂、張鐵志、黃孫權、羅悅全……,在專文與訪談文之外,也搭配短文介紹說明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歌曲、專輯,並穿插藝術家的展覽作品,紙上再現時代氛圍。

本書主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一、「控管與隙縫」:戒嚴時期,當權者對於台灣通俗音樂實施了嚴格的文化治理,包括歌曲審查、電波管制與出版管制。然而,隨著美軍協防而進入台灣的美國流行音樂得以避開審查,形成治理隙縫。於是,相較於本土音樂的治理與規訓,美國熱門音樂成為一種對於現代聲響的想像。

二、「聲響翻土」:1966年由許常惠、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是當時對於「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之提問的行動。之後,恒春民謠歌手陳達被台北知識圈發掘。但直至解嚴,新一波的本土反思運動才開始試圖連結到陳達,並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回應提問。

三、「另翼造音」:本章敍述了李雙澤、楊祖珺到解嚴後的左翼政治行動樂團的歷史,及Live House「地下社會」遭到排除的事件,以及原住民如何在漢人主流音樂脈絡之外唱自己的歌。

四、「另逸造音」:自戒嚴的規訓身體叛逃出來的行動,在1980年代初即開始在行為藝術、小劇場領域中醞釀。解嚴之後,造音的身體叛亂、逃逸逐漸走上高峰,包括後來被總稱為「噪音運動」的一連串公開表演,以及演變為社會事件與文化現象的「瑞舞運動」。

五、「另藝造音」:2000年前後,「聲音藝術」一詞的被運用,讓造音的可能性不斷被擴張與辯證,並且以多種方式實踐,成為另一種實驗的藝術取徑。本章節討論「在地實驗」、「失聲祭」、「旃陀羅公社」、黃大旺等創作者及其作品。

名人推薦

在後殖國度校對自己的喉嚨與耳朵,從來是扭曲折磨的辯詰;《造音翻土》正是這個歷史過程的再造訪。───鍾永豐(詩人、作詞人)

《造音翻土》完全翻轉了校園民歌、學院精英與流行音樂的慣常論述,台灣音樂的當代場域,自此轉向了政治異議與噤聲、反主流文化、特定場址與噪音團體、前衛藝術叛亂事件、聲音檔案建置行動等新穎的思考範疇中,台灣現當代庶民聲音社會史,終於音景畢現。──龔卓軍(藝術史學者、藝評人、策展人)
博客來網路書店
因為這部書,我們才終於醒悟:那些總被目為邊緣的小眾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不肯乖馴的生毛長角的驚世駭俗的、衝得太遠跳得太高想得太多的音樂,才是過去幾十年台灣這塊小島最最重要的發聾振聵的聲音。──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博客來書店
非主流聲響的迴訪,加上諸多考古重見天日的禁歌、陳達的恆春調、原住民流行歌曲到整個噪音運動,讓《造音翻土》這本書在台灣近代聲響文化上,呈現前所未有的思考。──黃明川(紀錄片導演)

博客來網路書局我們對台灣流行音樂,尤其是那些另類之聲的理解與研究,一向是蒼白而貧乏的。《造音翻土》是遲到太久的重要挖掘工作。──張鐵志(文化評論者)

福爾摩沙的子民,世世代代堅定回應著天地、山水與人民,所以儘管歷經多少劇變的衝擊壓制與一時困頓窘迫,始終能夠自我超越而與時俱進。《造音翻土》展集結無數的歷代藝術眾生,為了斯土斯民畏無懼所發出的澎湃眾聲,其共振沛然成章,可謂凝聚了集體心志,具體形塑了巨觀台灣近代發展史,發人深省更震撼人心。──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婉約的樂曲、憤怒的吶喊、解放的噪音,這些聲響構成了我們所在的台灣。《造音翻土》這項包括了展覽與出版的計畫,前所未有地從爬梳台灣聲響文化的發展脈絡,來思索台灣本土化的過程,並由此打開以另一種感官記憶和經驗方式重新瞭解自己的近代史的可能。──林曼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得獎與推薦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獲得「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

「《造音翻土》透過對聲響文化生產實踐的重新檢視、辯證,將幾組與本土、常民概念相關的命題再次拋回特定時空下的意識形態、社會關係,使這個以系譜學的方式翻攪主題的展覽,不在停留於特定聲響美學的歌頌,而是實踐者如何以其異質聲響,抵抗、發聲、進而造音的辯證歷程。」──郭昭蘭


最強棄少25

紈褲毒醫09

無敵喚靈36

異世劍君37

鬼醫聖手36

紈褲仙醫33

  • 出版社:遠足文化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5/05/13
  • 語言:繁體中文

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

智慧演說學

關鍵對立:當下解決問題,促進互動關係的重要技巧

跟法國女學優雅

溝通恐懼-走過恐懼,溝通來者不拒!

從說話模式洞悉人心

如何成為溝通大師

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推薦,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討論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比較評比,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開箱文,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部落客
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
那裡買,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價格,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特賣會,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評比,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部落客 推薦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挑戰全國紀錄 吳浚鋒飲恨

中國時報【葉士弘╱東京報導】

參加國際賽總會燃起鬥志的台灣泳將吳浚鋒,再度赴日參加日本游泳公開賽,原本訓練不佳的低潮一掃而空,原本期待自己能在50公尺蛙式游進27秒,並打破自己保持的28秒11全國紀錄,可惜晚間決賽沒能把握機會,最終游出28秒49,與新紀錄擦肩而過。

「看到成績有點嚇到,差有點多。」吳浚鋒強調,預賽游出28秒18,滿懷信心要在晚間決賽挑戰紀錄,加上強敵刺激,他說:「其實過程狀況很好,我也覺得游得不錯,看到成績真的很意外。」

儘管吳浚鋒未能再破自己的全國紀錄,但他走出月初台東全大運狀況不佳的低潮,他認為是國際賽的緊張感激起鬥志,他說:「出發前覺得狀況不好,練習測試秒數也不理想,本來覺得成績也不會好,但來到陌生的地方,更能靜下心備戰,也希望能擊敗外國選手。」

吳浚鋒表示,去年高雄全運會大放異彩後,因為太在乎外界看法,背負太大壓力,「我很想一直進步,不希望被別人說只是『曇花一現』,但不可能每次都進步。」他透露前輩楊金桂提供的建議,讓他放下壓力,「不要去想全國紀錄,想著怎麼表現得更好,別想太多。」

台灣21日共有5人游進晚間決賽,其中張國基在男子50公尺蝶式飆出24秒53佳績,距離全國紀錄24秒48只有0.05秒,廖曼汶則在女子50公尺蛙式游出32秒84,超越月初台東全大運的33秒11成績,都有精采表現。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挑戰全國紀錄-吳浚鋒飲恨-215003127.html

 

 

 

 

 

 

 

 

 

 

 

 

 

 

 

 

 

 

 

 

全站熱銷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指定好物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局,博客來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
arrow
arrow

    hildaor635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